春风沉醉,夜色迷离。走在煤机大道上,一盏盏明亮的路灯格外显眼,倾泻着温暖的光芒,照亮了居民出行的路。
“现在晚上出门散步,不用摸黑走路了,真是太好啦!”看着煤机大道上重新亮起的路灯,家住咸安区浮山街道梅园社区的王大妈连连点赞。
而在两个月前,这条主干道还因路灯“失明”让居民提心吊胆。这盏盏“复明”的路灯背后,凝结着梅园社区纪检干部听民声、解民忧的为民情怀。
今年1月14日,梅园社区纪检委员汪露在开展日常走访过程中,收到多位居民反映辖区内的煤机大道路灯长期不亮,居民夜间出行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老人晚上散步摔过跤,孩子放学都绕道走。”“居民找不到责任部门,市政说没接到通知。”社区居民的话语间透着怨气。
“有灯不亮看似小事,却直接影响群众的出行。”汪露一边做好社区居民安抚工作,一边立即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实地进行实地查看,详细了解路灯“罢工”情况。
经现场核查得知,由于煤机大道上的路灯线路老化、设备损坏,相关部门日常巡检维护不及时等因素,导致路灯集体“失明”。加上社区未及时上报故障,形成了路灯管理“真空”地带。
在摸清问题根源后,汪露迅速启动“一事一督”和“问题清单”销号机制,向社区党委发出履责提示函,要求限期办结群众反映事项,同时向街道纪工委报备,推动形成“上下联动”监督合力。
在街道、社区两级纪检监察组织的推动下,社区党委第一时间与咸宁市路灯管理服务中心取得联系,积极沟通协调解决方案。并组织召开“路灯亮化督办会”,邀请市路灯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居民党员代表和网格员围坐一桌,现场倾听居民诉求。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迅速启动路灯应急抢修程序。
为让路灯尽快亮起来,街道、社区两级纪检监察组织协同咸宁市路灯管理服务中心对路灯抢修进度、质量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同时,举一反三、强化整改,协助咸宁市路灯管理服务中心做好故障原因分类,排除用电安全隐患,对全街道所有路灯做到应查尽查、应修尽修。
经过5天的努力,“失明”34盏路灯全部“复明”,恢复电线供电1300米,街道的夜晚重新被“点亮”,居民的夜间出行和娱乐需求得到保障。
“‘复明’的路灯不仅照亮居民回家路,更是温暖了居民心。”汪露开心地说道,居民们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我们也感到很踏实、很有成就感。(毛本波、何婷、陈李东方)